【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公共基礎知識《事業單位管理之管理決策中心理壓力的表現形式》,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在事業單位管理學考試內容中,管理職能作為管理學考試的重點,關于決策這一職能的考點層出不窮,這里主要就決策者在決策時所承受的心理壓力的表現形式做一詳細解讀。
心理壓力是指能引起人們身體不適和情緒波動反應的外界刺激。決策者在決策時需要處理許多錯綜復雜的難題,也需要面對許多難以預料的情況,這種不確定性對預期的決策目標無疑會構成一定的威脅。當然,這種威脅有可能是一種客觀實在,也有可能是一種決策者的主觀想象,但是只要感覺有威脅存在,決策者就會感覺心理有一定的壓力,這種心理壓力常常表現為心理沖突。
所謂心理沖突就是內心的一種矛盾狀態,即決策者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動機需要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左右為難的心理狀態。內心的矛盾沖突往往會使決策者陷入重重的焦慮之中。接下來,重點了解心理沖突到底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形式。
1、趨避沖突
趨避沖突是指既想達到某個目標又不想付出某種代價,而兩者又不能同時實現,因而內心產生矛盾的情況。例如決策者既希望出臺的政策嚴厲有加,又顧慮其副作用的消極影響。用一句古語形容就是“既想要馬兒跑,又不想讓馬兒吃草”。
2、雙趨沖突
雙趨沖突是指兩個好處都想要,因不可同時兼得而產生的矛盾心理。理性的決策者往往希望決策方案可以一舉兩得或者一舉多得,但是由于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又常常使之難以實現。決策活動所面對的資源條件往往是有限的,決策者在決策如何利用資源時就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想做的事情很多,但資金條件只允許擇一而行,雙趨沖突就會產生。例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就充分體現了這一概念。
3、雙避沖突
雙趨沖突,強調決策者面對的選擇都是自己不喜歡的,卻必須要選擇其一,這就產生了雙避沖突。例如,決策者面對滔滔洪水,必須丟卒保車,炸堤以保主堤,但是炸到哪里都會帶來損失,這種選擇的困惑就是雙避沖突的表現。
在現實社會中,人們的心理沖突不是單一的某一種沖突,往往都是由多重“趨”和“避”構成的。所以,人們在不能做出困難的選擇時,就會產生強烈的焦慮。人是感情動物,其行為常常受到情感驅使,而情緒不穩定往往會導致非理智行為,因此,研究決策活動中人的情感變化是很有意義的。在這里,大家需要辨析這三種沖突類型的特點,在考試時按照題干的舉例能選擇出來對應的形式即可。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